金秋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与全国各行各业一起,迎来了以“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质量强国梦”为主题的第24个全国质量月。在全行业抓紧推进“质量兴业”、以提质增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质量是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产能全面过剩、发展质量和层次不高是当下石化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最大障碍。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宗石化产品虽然不少供过于求,但质量上佳、性价比高的产品却从来不愁销路。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顽疾,需要从质量管控体系抓起,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构筑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要实现石化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再像过去那样拼速度肯定不行,唯有走质量强企、效益优先的内涵式增长道路才行得通。产品质量连着生产和消费两大环节,事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而产品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发展思路的调整,有赖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工艺、技术和员工素质的全面进步。可以说,质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头,再怎么强调和重视都不为过。
质量是打造行业经济升级版的有力支撑。虽然就产能规模而言,我国化工行业已稳居全球第一,但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产品质量性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性能和可靠性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许多产品还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参与竞争。由于对质量重视不够,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国内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出口企业质量违法违规现象难以杜绝,有损行业和国家形象。
石化行业要升级,就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进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石化行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努力改造升级质量基础工作,创新改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创建知名品牌,增强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推动技术突破和人员素质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
质量是石化行业永恒不变的发展主题。石化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也是高度市场化、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任何一家石化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立于不败之地,质量为本、效益优先是最耐得久、靠得住的法宝。也正因为此,石化企业对每一次质量月活动总是充满热情。
为落实好今年质量月活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此前已制定了全行业“质量兴业”活动方案,业内很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研究确定了工作方案。相信今年石化行业的质量月活动将更加精准地体现行业特点,凸显实效,切实解决一些当前行业和企业面临的质量短板问题,使全行业真正在每一次的质量月活动中质量不断提升、效益不断优化、面貌不断改观、口碑不断转好。
全球已经迈入“质量经济时代”的新时期,中国石化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只有咬定质量工作不放松,千方百计提质量、增效益、长实力,才能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终实现石化强国、“质量兴业”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