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得州大学研究人员日前表示,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他们正在进行用二氧化碳(co2)来生产液态甲醇的开创性研究。负责得州大学研究事务的临时副校长克里思南·拉杰西沃说,与过去将温室气体转化成有用产品的方法相比,他们尝试的新途径更加安全、简单且廉价。
拉杰西沃是著名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教授,同时也是得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可再生能源、科学和技术中心(crest)的创始人之一。他表示,目前利用温室气体生产甲醇的方法需要催化剂,以及高压和高温的条件。有些方法还需要有毒元素(如镉)或稀土元素(如碲)。他同时认为,只要人们使用化石燃料,那么就会始终面临如何处理二氧化碳的问题,将温室气体转化成液体燃料是具有增值潜力的选择。
据介绍,研究人员首先在氧化铜纳米棒的表面镀上氧化亚铜的微晶粒,然后将其浸泡在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里,并利用人造阳光照射,发生光电化学反应,将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最近刚退休的研究副教授塔克库尼介绍说,实验中他们选择两种铜氧化物的原因是两者都具有光活性,对阳光的吸收呈互补性。
除《化学通信》刊登拉杰西沃他们的论文外,新出版的《化学和工程新闻》还专题报道了这一新的研究成果。报道称,拉杰西沃他们完成的实验中,产生甲醇的电化学效率高达95%,同时能够避免其他方法出现的过电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