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诊断是一种零距离、面对面地对用能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的技术推广模式,其目的就是推广那些经过检验并被证明确实有效的节能技术,挖掘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潜力。”4月12日,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方晓骅聊起节能诊断时兴致颇浓。在3月底化工节能协会组织业内专家对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扬子化工有限公司进行系统性的免费节能诊断后,该协会已为30家化企开出了“药方”,一批先进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方晓骅告诉记者,“十二五”工业节能形势严峻、难度很大,化工行业的节能也进入攻坚阶段,全行业能耗降低还得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使技术真正走进基层、深入企业并落地生根。
“十一五”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布了3批节能技术,化工节能协会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推出石油和化工行业百项节能技术。“但受企业能源管理人员普遍不足、专业知识缺乏、信息渠道不通畅等因素制约,这些技术的普及率还很低,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方晓骅如是说。
为解决先进技术和实际应用“两张皮”的问题,化工节能协会自去年以来一直忙着搞节能诊断,组织业内专家、联合拥有优秀节能技术的公司和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以深入企业免费进行节能诊断的形式,将最优秀的节能技术、项目和产品推荐给企业。
“会议推介是一种形式,出版书籍、刊物是一种形式,国家发布技术目录也是一种形式,但如何让技术落地,让企业了解,中间过程是很重要的。有些技术企业确实了解不够,而实际上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比如说微油点火技术在国家发改委的目录中已经发布了,但我们的企业却还不太了解。而节能诊断过程就是要深入现场,让企业高层管理者、部门负责人、节能技术人员都一起参与研究,大家很快就会对一个节能技术进行界定,它的水平、效果、经济效益、节能效益也更加直观,拍板决策起来也比较容易。”方晓骅认为,节能诊断就是连接先进技术和企业对接的极其重要的中间过程。
在采访中,化工节能协会高级顾问张觐桐时不时地拿出一份份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做出的节能诊断书给记者看,其形式像极了医生为病人开出的诊断说明,既有“病症”的诊断过程又有诊断结论。他们为河南晋开集团郸城晋鑫化工有限公司做的节能诊断显示,该公司合成氨工艺系统不宜采用热力除氧器,而采用宇神牌氧化还原树脂进行常温除氧,可节标煤5885吨,节能效益达647.35万元。在最近对仪征化纤、扬子化工所做的节能诊断中,通过排查和诊断,专家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循环水系统改造、锅炉微油点火、给水除氧节能和脱硫脱硝减排等技术改造建议,按照技改建议和方案,两个企业年均可节约标煤逾10万吨。
方晓骅告诉记者,节能诊断对企业现场进行检测,有实测的效果,实施到项目上就能达到实际的节能效果。他介绍说,在中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的循环水冷却塔节电诊断和乙烯裂解炉节能诊断中,专家组分别给出了诊断结论:该公司有流量3000立方米/小时的2台冷却塔,可以用混流式双蜗壳高效水轮机驱动风机代替原来的两台160千瓦电动机,年可节电200万千瓦时;采用黑体强化辐射传热技术,节能率在4%以上,具有较好的节能和经济效果。
张觐桐还告诉记者,在节能诊断过程中,他们发现企业在高温余热利用方面做得很好,但在一些乏汽和中低温余热利用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从走过的30家企业情况看,包含的面比较广,涉及石化、乙烯、氯碱、纯碱、化肥、合成氨、电石等具有代表性的重点耗能企业,技术推介上侧重于热力系统、电力系统、水循环系统、产品工艺系统等,取得了显著的实效,深受企业欢迎,产生了十分良好的示范效应。”方晓骅说,下一步协会将继续推进节能诊断工作,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如何使节能诊断常态化、机制化,以节能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比如包括工业炉窑集成节能技术推广模式、热联合能量系统集成优化应用示范模式等,来全力推动石化企业节能技术的应用。